金容仙努力學習中文、甚至發行中文單曲,這樣的認真讓人非常佩服與感動。但光是他在韓國學中文的老師,很可能就是使用中國式中文,自然難以避免會學到所謂的「中國用語」。儘管這已經不是第一次了,但昨天在啤酒節上,金容仙又有了這樣的對話,還說出:「不知道超頂的是老人 XD。」。當下聽完自己真的是滿心無奈,與其說我不知道「超頂」,倒不如說我是不想使用這個詞彙。 如果「超頂」確實是中國用語,那不知道這個中國用語的我,或許真的是因為我是老人也說不定 XD 畢竟現在中國文化輸出的主要方式,就是透過小红書和抖音這些主要使用者為「Z 世代年輕人」的軟體來達成。
想到這點又讓我感覺更加無奈的是,金容仙作為一位中文學習者,向他傳達這些中國用語的其實未必是中國人,也有很大的可能性是受到中國文化影響的台灣人。不免想起去年年初所寫下的 讀〈沒有中國用語的一年(2024 序)〉。正因為到現在都還沒有一個好的答案,這樣的思辨才需要不斷地被重新反思。仍然完全同意自己要盡全力避免使用中國用語,但要強硬地糾正別人的使用卻也跟我實際想達成的目的不同。
作為「老人」(?) 我連臺灣真正的流行語都有可能辨識不出來,強硬地阻止別人使用那些可能只是受到中國軟體或同儕影響而來的用語,反而只會讓社會變得更不自由、更對立,或許比起糾正他人用語,傳遞「為什麼我避免使用中國用語」的想法更有意義吧。
這篇 中國用語流言終結者#9:特喜歡、超喜歡? 有針對「超與特」是否是讓人們分辨中臺用語的方法進行說明,對我來說,這些深入研究本身是滿有趣的,但這份有趣似乎還不足以讓大家意識到「避免使用中國用語」的意義。說到底我內心更大的擔憂是來自於,害怕被中國文化強勢入侵的族群,在民族意識上跟我面對中國人的想法其實是不同的,換句話說,如果你今天明確的告訴我你支持臺灣獨立,那麼是要用牛逼還是視頻,或許我也不會那麼介意了(嗎?)這部分我可能還需要再思考一下 XD
最後,比起那些所謂的「支語」,我更想更正的是,不是支語,但卻普遍被臺灣各個年齡層使用的「大陸」一詞,儘管更正過很多次仍舊無法改變那些絕對是支持獨立的家人,比起那些因為文化因素所出現的詞彙,「大陸」這個稱呼本身,對中國的指涉承載著更明確的歷史包袱與政治意識。語言的使用絕對是自由的,但我認為斟酌用詞絕對不是在吹毛求疵,而是因為這些詞彙都會確實的影響我們的認知與想法,也希望我們能永遠生活在自由的國度中。